“十年前,我剛入行的時候,無論如何也想不到,試驗箱的技術更迭,能發展這么快!”還在四處投簡歷的老何,對著小編感嘆道。
2009年,老何是一名負責鹽霧試驗箱控制系統調試的技術人員,那時他雖然談不上業內大牛,卻也是廠里少見的技術人員,被上上下下寄予厚望。
當時上到客戶,下到廠區,都要把老何捧在手心當寶貝,不敢怠慢,因為誰都知道,這個相貌平平的技工,能直接決定一臺試驗箱的工作效率。
有次一臺鹽霧試驗箱的調試設備出了問題,整整調了大半個月,設備還是沒能正常運轉,客戶著急了,一天一個電話催促,甚至警告廠家說,如果三天內還是不能把設備搞定,不但要把這臺鹽霧試驗箱給退了,還要把之前的高低溫試驗箱、恒溫恒濕試驗箱的訂單全部取消!
由于事關重大,廠里臨時決定,將正在休假的老何緊急調赴“前線”,工資以小時為單位,按平時的五倍記算!
老何果然不負眾望,到了地方后,詢問之前那個負責調試設備的技術遇到了哪些問題,并認真研究了整個操作系統,畫了張試驗箱內部運行草圖。
第二天,他將要改動的地方紅點注明,交到客戶手中:“現在,馬上,就按我標識的去改!”
客戶不敢怠慢,趕緊招呼工人一起上陣,用了一個上午時間將線路改好,隨著老何一聲令下,這臺鹽霧試驗箱,終于亮起指示燈,開啟了工作。
那時老何最風光的歲月,也正因為技術水平高,他漸漸飄了起來,以為誰也離不開他,完全忽視了鉆研新技術。
在2009年的時候,調試一臺鹽霧試驗箱是項難度非常高的工作,一定要了解試驗箱內部的各項運行系統,這就對技術人員的素質和經驗要求很高。
但隨著環境試驗技術的不斷進步,情況發生了變化——這個行業的技術門檻,正急劇降低。
原先復雜的系統運行,調試技術早就被標準化、模塊化了,以前需要技術憑借多年的從業經驗才能完成的任務,現在一隨便一個普工培訓三個月就能上手。
而且現在的技術迭代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,很多技術崗位都是邊做邊學新的,老何因為長期抱殘守缺,終于被市場無情淘汰,人到中年,還要四處找工作。
看到老何的遭遇,小編感嘆不已,任何行業都是如此,大浪淘沙,不進則退啊,如今技術更新換代太快,可能兩三年前的技術放到現在都是已經過時的,大家一定不要忽視學習啊!